金星紫檀是什么,为什么金星紫檀价值高呢?

金星紫檀是什么,为什么金星紫檀价值高呢?

导孔的堵塞使养分输送更加困难,让树木的生长变得缓慢,导孔逐渐萎缩,将“金星”挤压,牢牢的固定在导管之中。这是一个恶性循环,紫檀的生长越来越缓慢,导管渐渐萎缩,料质越来越细密,树胶堆积严重堵塞导孔,形成更多的“金星”。将这样的紫檀切开,直观特征便是棕线(导管)细小扭曲(牛毛纹),金星细小密集。这就是我们常说“小星”。若紫檀生长在雨水充足、土地肥沃之地,导管粗直、养分充足,健康的生长使树胶分泌较少便不易堆积形成“金星“,如果形成较少的“金星”通常颗粒较大,质地松软,经过摩擦很容易脱落。这是我们常说的“大星”。这两种金星都是树胶演变而来,都可谓之“金星”,只是后者更容易脱落,尤其是制作成手珠后,如果以金星紫檀的价格(根据金星密集程度为普通紫檀手珠价格的3-6倍)购买的话,那么通常会给购买者带来苦恼,因为后期因金星的脱落可能会变成品相还不及普通紫檀的“满棕眼儿”手珠。

紫檀中“金星”的形成与生长环境和生长周期有一定关系,海拔较高的山坡林因养分不够充足导致生长缓慢、树胶大量分泌才会形成金星。一般来说,带有“金星”的紫檀料质都是比较细密的。平地林(速生、新料)紫檀很少存在“金星”,因料质不够细密,即使存在金星也容易脱落,并且会因料质相对粗糙、含水率高而很难盘玩得通透有光泽。

檀印对金星紫檀原料的选购非常谨慎,我们只选用料质细密、金星颗粒细小牢固不易脱落的原材料进行金星紫檀手珠的加工,以避免消费者在购买一串金星紫檀手珠若干年后却变成了一串满棕眼儿的尴尬。

随着近些年越来越多的人们对金星紫檀手珠的喜爱,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去原产地或木材商手中挑选金星紫檀原料,造成金星紫檀原料价格的一路飙升,再加上金星较多的原料大都空洞较多且不规整,出材率低和金星分布的不均匀等因素造成了成本的增加,市场上开始大量出现以金粉或黄杨木粉填充在紫檀导管中或直接将浅黄色棕眼儿(黄丝柳)冒充金星紫檀出售的情况,能拥有一串真正金星细小不易脱落且分布较多的金星手珠现已并非易事。

金星手珠的保养

尽可能地避免金星紫檀手珠中金星的脱落,新购买的金星紫檀手珠请勿急于金星盘玩,自然氧化一至三个月可使表面金星更为牢固。在后期的盘玩中尽量避免使用粗糙的盘玩布,使用细腻平滑的棉布最佳。尽量避免油、汗的接触,以保持珠子的清洁与光泽,会使金星显得更加明亮、耀眼。

金星其实是收藏界的俗称,其实金星专业术语叫“棕孔(棕眼)”里的沉淀物。土壤中的矿物质成份在小叶紫檀树干的营养通道中常年沉积在棕孔形成的金属产物,有金属的光泽,成点状或线状。并不是所有的小叶紫檀树干都能产生金星,只有特殊土壤环境下才能形成。正因为如此,金星紫檀在市场上也是千金难求。

中文名:金星小叶紫檀

外文名:Venus Pterocarpus santalinus

别 名:檀香紫檀

别 名:茜草叶紫檀

金星紫檀在外观上与其他紫檀的区别在于,其切面上可以看到点状亮晶晶的银白色或浅黄色物质排列,其中银白色的是银星,浅黄色的是金星,在光线的照射下会有反射的光芒,在深紫色的小叶紫檀上犹如晚上满天星斗般,显微镜下可以见到这种物质发出荧光色。金星紫檀中的金星是沉积在树木管孔中的矿物质,紫檀若是生长的地方的地下水富含矿物质,那么它在生长的过程中将水中的矿物质沉积在体内,就有了金星,由于切面的不同因此形成点状或线状。

银星一般来说银白色的比较细,浅黄色比较粗大,不同颜色是由于所含矿物质的成分不同造成的,也就是说在不同区域的紫檀形成的金星不同,相对而言银白色的细星比较多一点,浅黄色的金星更少见。

区别

金丝紫檀是一种俗称,一般指的是牛毛纹和棕孔(棕眼)密集的小叶紫檀,顺着木材的脉管切开,我们看到的是木材的纵切面,就会显现出丝状的牛毛纹,如果是横切木材,我们看到是木材脉管的横切面,那就是点状,就是棕眼。

因为棕孔(棕眼)也是点状浅黄色的,所以又很多人就称为金星,这是市面上最大的误导,这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是否有填充物,金星紫檀是有黄色的矿物质沉淀,而且颜色更为亮黄。而牛毛纹是没有填充物。

牛毛纹和棕孔随着时间的推移,颜色变深与木色无异,只留下一条条和点点的坑纹,而金星随着紫檀木色变深变紫,反而越发明显,这是最大的区别。返回搜狐,查看更多